7月22日,騰訊云與吉電股份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依托騰訊云在數字化轉型、數據治理領域的專家和技術優勢,全方位推動吉電股份的數字化轉型和數據治理體系建設,未來雙方將積極整合資源,在共建綠色低碳數據中心、智慧法務系統和數字風控系統開發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能源央企“新兩化融合”(數字化與低碳化融合)應用轉型標桿。
近日,記者從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獲悉,青海建成國內首個用電數據碳透視圖,并首次向社會發布《基于電力高頻數據碳排放監測報告》。
近日,“原電池法超高純氧化鎂技術”千噸生產線在河北唐山正式啟動。該生產線落地后,不僅將把國內氧化鎂原有純度提高1個百分點,更將推動我國鋼鐵行業進入超潔凈時代。
7月16日上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截至首日收盤,全國碳市場收盤價較開盤價上漲6.73%,當日累計成交量達410萬噸,成交額超2億元。
7月19日,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工學院王軍教授課題組聯袂浙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合成自成型含鐵絲光沸石吸附劑,破解了沸石分子篩碳捕集痛點,二氧化碳吸附量創新高,可以更精準地吸附二氧化碳,且性能不受水汽影響。近日,該成果在線刊發于國際著名期刊《科學》上。
貴司關于邀請武漢環保保護產業協會作為“2021武漢國際環保產業博覽會暨水科技博覽會”協辦單位的函已收悉。經研究決定,我會同意作為此次博覽會協辦單位。
推動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和不懈追求。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刻改變著中國,也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當前業內對碳中和的挑戰及認知有限,存在六大誤區和五個現實路徑。7月15日,全國碳市場開市之時,澳大利亞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院長劉科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以“碳中和誤區及其現實路徑”為主題演講時表示。
最近,中國政府宣布了控制碳排放的目標,承諾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實現達峰,并爭取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進而引發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寶武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15日在滬簽約設立,總規模500億元,首期100億元。
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北京、武漢、上海連線啟動。中石油參加了在上海環境排放交易所舉辦的首日上線交易活動,成為獲得“全國碳市場首日交易集團證書”10家企業集團之一,見證了中國碳市場發展的重要歷史時刻。
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推動實現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國碳市場的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由湖北省牽頭建設、運行和維護,交易系統由上海市牽頭建設、運行和維護,數據報送系統依托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建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為今年全年,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7月16日上午9點15分,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全國碳市場啟動儀式于北京、上海、武漢三地同時舉辦。全國碳市場采用“雙城模式”,將交易中心設置在上海,將碳配額登記中心設置在武漢。
7月16日可能是很普通的一天,但對于新能源行業而言,可能是行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
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鳴鑼開市,標志著全球最大規模的碳市場正式啟動。權威人士指出,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標志著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了又一重大里程碑式進展。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